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案件快报 -> 执行动态

“老赖”飞不起来了

  发布时间:2014-09-10 18:24:55


    2014年8月31日上午,一位不速之客走进了辉县市法院执行局的办公室。此人正是执行人员多次联系拒不到庭的被执行人徐某。许久不见,执行人员满脸诧异:“这老赖怎么突然自己来了,真是稀罕事。”

    原来徐某现在杭州居住,因急事要到外地,行程已经安排妥当。当他按计划到机场买票时却被告知:他上了法院“失信被执行人”老赖黑名单,机票拒售。眼看着计划泡汤,想到以后的诸多不便,徐某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这才主动送上门来,寻求解决。原来,是老赖飞不起来了。

    该案申请人杨某某与被执行人徐某系朋友关系,2012年8月徐某因生意需要向杨某某借款160万元。借款到期后徐某不予归还。法院经审理判令徐某限期归还杨某某借款160万元及利息。逾期后,杨某某于2013年10月15日向法院申请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人员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徐某早已不在原籍林州市居住,现具体住址不明。经多次电话联系,徐某虽然多次口头表示尽快还钱,但就是不照承诺履行,也不与执行人员见面,始终在与执行人员抓迷藏。鉴于徐某毫无履行的诚意,2014年6月,辉县市法院将徐某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将其身份信息输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老赖黑名单数据库。

    探清原委后,执行人员对徐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看到徐某诚恳认错,执行人员及时通知申请人杨某某到场商谈并达成和解协议:徐某保证在一周之内给付申请人现金50万元,余款逐步偿还。9月5日,徐某承诺的50万元现金到位,法院将其从“失信被执行人”老赖黑名单库中暂时删除。  

    至此,被执行人徐某也成为辉县市法院“失信被执行人”老赖黑名单制度实施以来限飞的第一人。

    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近年来,人民法院不断加大力度,出台各种措施打击规避执行行为。201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开始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全国联网上线。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与多家职能单位签署“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被执行人,自2014年6月起,不能购买列车软卧车票,7月份起无法购买飞机票。同时,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融资信贷、资质认定等方面进行诸多限制。人民法院正在通过各种措施,不断打压失信老赖的生存空间,缓解执行难。随着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随着更多职能部门的参与,失信被执行人必将成为过街老鼠,其所付出的失信成本将会越来老高,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诚信守法光荣,失信违法可耻的观念将会更加深植人心,我们的市场环境将会更加洁净、有序。

责任编辑:王维鹏    

文章出处:辉县市法院网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722956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