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对法院来说尤为重要,此工作是树立法院公正形象、弘扬司法文明的“窗口”工程。法院精神文明不但可以引导广大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为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而自觉努力地学习工作,还可以赋予广大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而且其巨大的精神驱动力可以促使广大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更加了解自身工作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对本职工作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集体主义精神,不断激励广大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努力奋斗。辉县市法院三届均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走在其他行业前列,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通过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文明创建工作领导机构不健全。大多数基层法院虽然都下发有文明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和办公机构的文件,但文明创建工作多数还是由院政治处、机关党委等职能部门负责,没有成立相对固定人员的精神文明创建办公室,工作具有临时性,缺乏长久性,没有将该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文明创建工作档案整理不规范。一年一度的年度复检对档案的要求很严格,每一项活动要求首尾相顾,相互呼应,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同时要求文字与图片相印证,起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但是由于档案收集不及时,致使档案中的活动内容不齐全、不衔接,缺少图片印证,导致文明创建档案空洞无味,不生动形象。
三是文明创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法院审判执行任务重,人员少,案多人少情况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有的法官年办案在数百起,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且目前信访形势严重,从领导到一般干警重视审判执行业务工作,轻视文明创建活动,对于开展的活动踊跃报名积极参与者有之,而抵触不报名参加者、消极对待敷衍了事也有之。文明创建工作是涉及每位干警切身利益的一项工作,与干警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需要人人参与进来,人人都是文明创建者。
四是文明创建工作器材配备不到位。大多数基层法院的文明创建工作是由职能部门负责,没有专门的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设备器材不完备,而肩负该项工作的职能部门多数没有配备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给活动图片的收集带来了很多不便,负责该项工作的同事要想法设法从其他人员、单位处收集图片,这不仅仅增加了该项工作的任务量,收集到的图片也往往不能表达具体执行该项工作者的真实意图,使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上述问题不仅仅是基层法院存在的问题,也是全市文明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笔者浅谈一下解决对策:
一是增加编制,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文明创建工作是多年来每个法院乃至各个单位都要抓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届的每年要进行验收,到届的要重新申报,应与当地组织部沟通协调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将文明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日程,改变以往突袭行动势在必行。
二是增加人员,成立专门的办公机构。文明创建工作需要搞很多活动,例如志愿者服务活动、道德讲堂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裁判文书评选、优秀审判长的评比等活动,还有“我们的节日”、中国好人榜道德模范投票等临时性的活动,整合全院力量,组建一支年轻化的队伍,由他们负责组织上述活动的开展情况,改变目前有的活动没人搞、有的活动搞不起的没有条理疲沓的现状,确保工作活动两不误。
三是提高认识,确保人人参与。领导重视、文明办谋事、干警积极参与是搞好文明创建工作的三个关键环节,是确保每项活动圆满完成的重要因素。领导率先垂范可以带动、引导、督促全院干警积极参与其中;文明办要积极策划周密部署诸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体活动、岗位练兵等创建活动的方案细节,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不仅为干警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平台,也搞活了干警的工作氛围,丰富了干警的生活,提高干警工作积极性。
四是增加经费,确保设备器材到位。在文明创建工作一年一度复检验收中,档案整理这块是扣分最常见的,原因在于活动有断接,缺乏连贯性。有的活动确实搞了,由于设备器材不到位,材料收集不齐,再补就难上加难。有的活动由于重视不够,人员不到位没有搞,于是就采取“闭门造车”的手段去“制造”,而有的东西资料是凭空造不出的,例如活动图片,所以要增加文明建设工作的经费,购置设备器材,确保及时收集资料。
文明单位验收申报标准日益严格,法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开拓进取、改革创新,这样才能使文明创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齐头并进,达到法院司法文明和整体形象再上新台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