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法苑文化

浅谈当代环境下自媒体的媒介审判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5-30 08:47:03


    摘要:在的社会形势及环境要求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日益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撰写者和编辑者,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当记者的社会。在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下如何搞好媒介审判与司法传播的有效结合,让媒介审判尽量减少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成为司法系统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媒介审判、司法审判、社会效果

  “媒体审判”是指新闻媒体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报道现现象多做的一种现在行、性的“审判预设”。是一种新闻报道干预、影响审判独立和司法公正的现象,表现在媒体报道司法的现实中,它超越正常的法律程序抢先对案情作出判断,对嫌疑人作出定性、定罪、定量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形成“预设审判”。尤其是当前自媒体时代盛行,如果案件有人知道,并且会运用微博等自媒体的情况下,并且他对该案件有兴趣和乐于分享的情况下,那么他就会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名人很多微粉的话,那么他就会有相应的受众群和阅读者,在案件发酵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媒介审判。

    自媒体在受众群越多的情况下就会影响力越大。影响力越大,传播越快就会从自媒体传播转为大众媒体传播,在、在从非正式的传播平台转到正式的传播平台的上,那么社会影响的效果也就越大。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代社会,媒介审判相比以前的纸质媒介审判更为有影响力,通过点击量与评论量的增加,媒介审判可以不通过大众传媒就新媒体而形成。尤其互联网与wifi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更加的原生态、草根性、更加的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指向公权,对于司法系统要求司法透明公正,同时使得逼迫着司法更加向公开透明发展,微信、微博等现代网络信息新技术驱动型的社会公众参与,让滥用权力和违背司法公正的人更加无处藏身。

    虽新媒体的对司法的监督日益公众化,但是新媒体中的群众所发表的民声,所代表的民意也参差不齐,大多数民声有的只是民众的随意发言,甚至弯曲案件的真相,民众的同情心占据了媒介审判的主要意见。甚至有的民众根本就不懂法,不知道法,只是从自身的情感出发。但是法律的庄严性与强制性不不容侵犯的。

虽然媒体监督具有许多负面性,但是也使得司法机关的负面效应曝光在了阳光之下,使得贪污腐败行为无处藏身。相比较与传统的司法监督,新媒体的监督根据实时性与影响力。

责任编辑:侯杰    

文章出处:辉县市法院网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722402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