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法院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法官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法官,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我认为做一个法官不容易,做一个好法官就更难。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历练,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它既是一个法官从初任到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历程。
一、坚守“良心”
“良心”是善恶的标准,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坚持自己的“良心”,才能做到公正公平,清正廉明。在办案中,可能由于个人的法律知识水平高低不同,法律适用会有所不同,那是个人的认识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颗最起码的做人应有的“良心”,会对法律事实的认定不同,那不是单纯的个人认识问题,而是一个人做人原则问题。“法官之上是法律,法律之上就是良心”,做为一名法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一颗良心,一颗善心,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自已,不失自已做为一个人的根本,以民为本、按照法律法规,遵守法定程序和规则,依法公正办案,在审判工作中一心为民、全心投入,详细了解案情,公正无私办案,让人民群众通过每一个案件感到到公平正义。
二、坚守“真心”
“真心”就是要真心实事对待当事人和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审判执行工作,化解他们的矛盾纠纷,解决问题。“真心”不应该是一句挂在嘴上的空话,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法官每天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每一个走进法庭的人,都是遇到了自身不能解决的纠纷和难题,他们的内心更多的是委屈和焦虑,他们最需要的是倾诉和理解,所以法官要有一颗“真心”,通过每一次热情文明的接待,每一项便捷高效的服务措施,每一个案件的及时办理,真正让老百姓体会到法官是在真心为群众服务,为百姓办事。当群众对某个法律问题不理解时,能够耐心讲解;当群众路途遥远,不方便到法庭参与诉讼时,主动到田间地头开庭,方便群众;当人们情绪激动、心情低落时,主动安抚其情绪;当双方当事人争执不下时,不厌其烦地予以调解……要换位思考,做到司法为民、司法便民,让群众感受到法官的真心与真情。
三、坚守“耐心”
“耐心”是指要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之心。穿上了法袍,成为一名法官,就要求你要有耐得住寂寞,洗尽铅华的定力。冰清玉洁、慎独自爱、耐住寂寞、洗尽铅华,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坚守的职业和道德底线,清白做人,不为名利所缚,不为私欲所动,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要在各种诱惑的考验面前,做到“灯红酒绿不入眼,不义之财不伸手”;要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要远离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始终坚守着一份孤独。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我们应当牢记,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四、坚守“常心”
法官也是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们没有比他人更高的特权,也没有比他人更高的地位,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人,我们跟他们的差别是职业不同,仅此而已。很多人感觉自己是个法官,很了不起,可以为所欲为,其实这是很危险,尤其是对刚进入法官队伍的同志来说,更危险。很多已经执业很长时间的法官都知道,法官是个高危险职业,有人比喻是刀尖上的舞者,的确如此。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平常心善待自已,善待工作,善待他人,始终保持一个平和心态,只有这样,我们在对待当事人的时候,才能做到平等对待,才能不会用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才能不会漠视他们的权利,特别是面对一些蛮不讲理的当事人时,始终保持一个平和心态,尤为重要。因此如果我们能将自己做到了“平庸而不平凡”的境界,那我们的人生价值也就彻底的体现出来了。
法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只要我们每个法官都能坚守四心,坚守法治信仰,用执着的努力和无悔的付出,就能成为一个合格法官,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