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过一位母亲的泪,那是在庭审现场,被告席上的少年目光呆滞空洞,辩护席上的母亲却双眼红肿,几度昏厥,泪水长流,这是疼儿痛惜的泪,还是恨儿不成器的泪,或是为自己教育失败自责的泪?
年少轻狂的小少年因琐事与人发生争执,和同伙一起对对方拳脚相加,竟失手将人致死。
当审判长让辩护人发言时,那位母亲起身“扑通”跪在辩护席上,对着受害人的家属长跪不起,过分激动的情绪使她几近虚脱,一缕头发被泪水打湿粘在脸颊上,还不到四十岁的她脸上显出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疲惫与沧桑,用弯曲的双膝,和那双模糊的泪眼,乞求被害人家属的原谅,愧疚和痛苦使他泣不成声,“都是我没管教好自己的孩子,给你们造成这样的伤害,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和全部去补偿你们,为儿子赎罪……”话未说完泪水又奔涌而下。受害人家属似乎也不忍再看,深深叹了口气,把头扭向了一边……
几日后,该案宣判,书记员宣告全体起立,那位母亲的腿急剧地战栗着,像风雨中飘摇的树叶,愁云笼罩的眼睛越加痛楚,比自己经历生死的宣判更加紧张。当审判长宣判到,因犯故意伤害(致死)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时,母亲的眼泪于一瞬间决堤、崩溃,顾不得一切,放声痛哭起来。少年依然神情木然,眼神依然空洞呆滞。在这少年被法警带上警车的一霎那,这位母亲疯了般地哭喊着儿子的名字,任泪水顺脸颊肆意奔流……
想起了伊索寓言的一个故事,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束缚了双手,被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恸哭。儿子回转身来,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母亲走近去,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并对她说:“假如我初次偷了同学的铅笔拿去给你的时候,你打了我,那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最终被牵去处死呢!”
每当看到少年犯罪的案件,我都会想起法庭上的那位母亲,想起她那红肿的双眼和奔涌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