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6日上午,小雨。
我和新乡市政法委、辉县市政法委、新乡日报、平原晚报、辉县市电视台、新乡市中院政治处、我院政治处的领导和记者们,带着礼品来到我院前法警大队郭修江的家中,新乡市政法委陈主任将新乡市政法委决定在新乡市政法系统开展向郭修江学习的消息告诉了郭修江的妻子可照凤。老可眼睛眨了眨,满含激动,带着坚强的面容将我们迎进屋里。家里铺设很简陋,一台多年的电视机,两排沙发,两个陈旧茶几,多年不时兴的中堂,一个平柜,卧室里摆放着几张紧挨着的床铺,但家里很干净、整洁。平柜上压着一块玻璃,玻璃上仍旧摆着郭队的生活照和工作照,两张通讯录,一张是法院干警的通讯录,一张是法警的通讯录。照片上的郭队英姿飒爽,坚定自信,但郭队的确已经离开我们将近两年了。
老可,因为姓可,我们以前也这样亲切地称这位嫂子为老可,向领导们和记者们述说着郭队的事迹。1997年7月她被确诊为乳腺癌,需要到郑州住院,不得已,打电话告诉了正在辉县市西井峪带领法警集训的老郭,老郭知道后,找了一辆车将她送到了郑州,赶忙回了集训地,对谁也没有说。以后去郑州医院化疗,都是自己买车票一人去的。后到辉县市中医院化疗,又是自己骑着自行车一人去的,老郭忙,他也顾不上。2007年老郭被确诊癌症前,身子一直疼,为了不耽误工作,老是躺在沙发上让帮着锤锤。住院期间,还一直惦记着驻乡执行的案件进展情况。他没有过多考虑自己家里的事,现在儿子仍旧没有工作,二十七、八了还没有成家,女儿在南阳上大学。老可说老郭在时,自己就很坚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个工作狂;老郭走后,她依然很坚强,她还要维持这个家。
接近中午时,几个十来岁的小学生进入了老可家里。老可现在靠在家里收几个学生、辅导学生功课、洗衣服维持生活。难怪卧室的床铺那样摆放。
从老可家里出来,天空依然下着雨,将我的视线模糊,泪水夹着雨水流进嘴里,一阵苦涩和酸楚。
老早就想写些什么了,但唯恐言不达意,怕自己表述不清自己的意思,玷污了郭队的形象。今天,我的思绪一下子打开,一幕幕的情形再次在我的眼前展现……
(一、面对困难,知难而上)
我从2006年开始与郭修江同志一起工作的,,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郭队。当年我从基层法庭被抽调出来,和执行局的干警一起执行积压案件。辉县市执行辖区共分为东、西、北三片,我被分配在西片,在吴村镇打地铺驻乡执行,带队的领导就是郭队。开始三天是由执行局办案老同志带我们去熟悉案情,接触被执行人。当然,分给我们的案件也都是麻烦案、难案。一起抽调来的几位同事,以前都办理过执行案,唯独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每天还要公布案件的进展情况,还要在院里的内部刊物上刊登,最后还要在抽调人员中评比战绩,心里难免存在为难和焦急心理。郭队每天晚上都要开会,听取承办人汇报案件进度,分析案情,并鼓励干警争取在“三片”中案件执结数第一。郭队很是关注抽调人员的执行情况,也看出了我的想法,他便鼓励我,“你心很细啊,别人只管执行,看不出判决书中存在的毛病,而你却能看出来。不要害怕案件难,有啥难的,只要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尽了我们的心,个别案件就是执行不动,申请人也会理解我们的。”
我承办的第一起执行案件是返还彩礼案。被执行人王某和申请人陈某系同一个村子,在二人订婚后,陈某反悔,将王某告上法庭,要求王某返还彩礼。法院依法判决支持了陈某的要求。但按照当地风俗,男方首先提出了解除婚约,男方是不能要求返还彩礼的。判决生效后,陈某提起了执行申请。王某一家本来就觉得丢了面子,在村里抬不起头,我们干警一去执行,王某的弟弟便武力阻挠,结果以妨害公务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至今还没有出狱,现在又来执行,王某能不能把彩礼返还,我心里一点底子也没有,特别得担心。当天上午我们去王某家,刚好碰到正出门要去地收麦子的王某。我们讲明来意,要求我们尽快将执行款拿出,王某的对立情绪果然还是很大,把我们堵在大门外,还破口大骂我们法院枉法裁判,收了陈某的礼瞎判。我想这下完了,这案子肯定还是执行不了。回到驻地后,我一脸无奈地向郭队汇报了执行经过,郭队告诉我不要气馁,案件执行的关键是去做王某父母的工作。第二天下午,当我们出去找人返回驻地时,郭队告诉我,他已经在中午做通了王某父母的思想工作,执行款明天就会送过来。原来郭队放弃吃午饭时间去了王某父母家里,和他们谈了三、四个小时,从当地风俗讲到法律规定,从人的面子讲到王某弟弟抗法带来的教训,直说的王某父母终于改变了态度。郭队在帮我总结该案时说:“找人要趁老百姓的时间,不能耽误他们干农活;对老百姓态度要和好,不能强硬;按照法律规定说不通的时候,要尽量从人情、面子等方面考虑。”
每次晚上我们集体行动,郭队也一直跟着。有一天晚上正执行任务时突下大雨,我们的衣服都淋湿了,我们心疼郭队,让他不要下车了,他不肯,笑着对我们说:“别看我年级比你们大,我可是在西藏部队锻炼过的人,跑起来你们不一定比我跑得快。”他坚持和我们一起冒雨出入几个被执行人家里做工作,直到工作结束我们穿着淋湿的衣服一起回到驻地。
在吴村驻队执行时,有一个案件,被执行人涉及该镇某村三十几家,他们自己合伙办的厂倒闭,自己本想入股挣点钱,结果本金还没有挣回厂便倒闭,情绪上低落,案件执行有些难度。在我看来,这案件人多,又是一个村的,打听人就很费事,别说执行案款了。即使拘留人,其他人若一起抗拒,案件还是执行不动。但是,经过郭队的精心策划,仔细研究,让执行干警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告知不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利害,将执行现场搬到了该村村委会门前,并感动了申请人,主动做出了让步。郭队又让执行干警再次在村里张贴公告,早缴案款者将减收,迟缴者将按原数执行,最终被执行人竟将案款送来,这起几年执行不动的积案执行到底了。
以诚相待,以情动人是郭队工作中一贯坚持的良好作风,至今我依然记得关于郭队和“两元钱”的故事。
农村妇女李某与丈夫离婚后改嫁,本应由她承担的小孩抚养费没有支付,由于没有她的确切地址该案中止执行。2006年驻乡执行时,获知她嫁到了峪河镇某村,我们便在她家里留下了一张传票。第二天上午,李某的公公王老汉来到了驻地,反反复复说的就是一个意思:儿媳有病,拿不出钱。我想,让一个不会挣钱又有病的妇女拿钱,真是难办。郭队帮着我们做了一上午的工作,从尽管李某改嫁了,但母子连心,血脉难断啊,只有李某现在拿出抚养费,李某老了,其子女才可能去(赡)养她。郭队又说:“看看你儿媳现在的情况,谁敢肯定她的小孩儿长大后不来找他亲娘?”王老汉听了这句话心动了,说让回家考虑考虑。临走时,郭队问王老汉怎样回去,王老汉说来时没有带钱,到路边看看能不能搭个车。郭队马上从身上掏出了两块钱,塞到他手里说:“一块钱买个烧饼先压压饥,一块钱留着坐车。”王老汉没有想到郭队这么热心,感动地说:“老郭,你这人真不错,俺家的事我当家儿,明天我就送钱来!”第二天,王老汉果然带来了全部执行款。因为两元钱竟执结了一个三、四千元的案件,除了执行的压力外,我想太多的是当事人对郭队的一份感动。
郭队办案思路宽,办法多,有的案子在山穷水尽的时候,他却能找出办法。记得有一起欠款案,欠款人周某年过六旬,老伴儿早逝,家里没有值钱的东西,还爱好喝酒。一个农村的孤老头子要偿还3000元债务真是比登天还难。在案件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向郭队请教。郭队听后立即说:“走,先到他们村里摸摸底儿。”我们去村里找到民调主任,了解到周某的确没有还款能力,生活全靠同村的一个闺女。同时了解到这个民调主任养了不少猪,自己忙不过来,还请了帮工。得到这些信息后,郭队马上拿出了一个调解方案:让民调主任先把执行款替周某还上,民调主任再雇佣周某养猪,用周某的工钱顶债。民调主任为难地说:“老郭呀,你这个办法儿倒是中,可他要是干几天给我撂那儿不干了,我给他垫出的钱就打水漂了。”郭队想了想对民调主任说:“咱现在就去做他闺女的工作,让他闺女先把钱拿出来,你再把周某的工钱给她闺女,你看中不中?”民调主任这下同意了。当天在周某闺女家便达成了协议。事后,我佩服郭队真是办法多,他说,当一件案进入死胡同,唯一的办法就是找条活路出去,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二、面对危险,临危不惧)
在辉县市法院执行队伍中,他年纪最大,却和我们年轻人一样睡地铺,一样(冲)峰陷阵,甘苦与共。特别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他的刚烈和勇敢,他的从容和(镇)定,能给我们这些经验不足的人以莫大的信心和勇气。
一天,我和周传忠等人到占城乡某村执行一起赔偿案件,躲避多年的被执行人张某竟然被我们撞上,在我们要求张某和我们一起到驻地说事时,张某之妻上前阻扰,并喊来村里几个年轻人共同阻扰,将张某和张某之妻放走。我们一边跟随着阻扰者,一边向郭队汇报。郭队听后,马上叫来驻队所有执行人员增援我们。当郭队他们到来时,全村有一百多人进行围攻。张某的哥哥还大声呼喊:你们走不出这个村。面对这种情况,郭队毫不畏惧,大声向围攻群众说;“我们是来为老百姓办事的,办不了事,还走啥?我们就不走了!”他又大声向围攻群众解释我们的执行政策,告知他们阻扰我们工作的严重违法性,面对郭队的大义凛然,许多人退缩了。后我们将阻扰执行工作的张某的哥哥、侄子等人成功带走。第二天,张某托人前来驻地进行说和调解,一起多年执行不动的案件顺利执结。
郭队没有执行任务,但院里最难缠的案件,还得郭队亲自执行。他执行的高某的案件,光卷宗就有三四本,高某还不时来院里无理要求,说共产党坏话,说法院黑暗,骂郭队不满足他的要求。我听后很是气愤,还了几句,高某又开始说我,郭队却不和他急,还是让他心平气和的把他应退回的电子秤上交国家,就给高某郭队费劲心血几次到郑州执行回来的17万余元的案款。高某来一次,骂一次,而郭队每次都将高某说的无言答对。他坦然面对当事人的无理取闹的情形,至今仍浮现在我的脑海。
(三、处处为当事人着想)
记得郭队去山东执行天津市某公司申请执行陈某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案,辉县市的陈某驾驶一辆满载货物的解放货车于2005年7月在济青高速公路上撞击天津市某公司的现代大客车,造成客车内十几名乘客受伤,客车严重受损,并将高速公路上设施碰坏。事故发生后,山东省某市交警将陈某肇事车及货物扣留,天津市某公司提起赔偿诉讼,山东省某市人民法院判决陈某赔偿天津市某公司各种损失15.9万余元。案件生效后,该案于2006年4月委托我院执行。
鉴于被执行人陈某长期不在家,案情比较复杂,郭队自告奋勇执行该案。经过郭队和执行小组研究,决定到肇事车辆被扣留地查看一下车辆的状况,看看能不能在肇事车上解决案件的执行问题。2006年5月18日下午,郭队和裴峰、许志峰三人坐着院里的面包警车,前往山东某市。第二天早上赶到某市,三人在路边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先来到某市法院,联系上案件审判时的法官,说明来意,又请了他们一起吃了中午饭。看到我们执行的决心和诚意,当地法官很是感动,帮着郭队他们联系认识停车场人的人一同前去停车场看车,并亲自向停车场的老板打来电话,让尽量照顾停车费。停车场的老板主动把停车费减到13000元。郭队认为价格还高,笑着向停车场的老板解释案件双方的情况,并夸山东的经济条件远远高于辉县市,能为被执行人省个就省个,申请人也尽量能多得个钱,停车场这么大个老板,就当是救济辉县市的穷人,给申请人也办个好事,双方都会感激老板的。听到这些,停车场老板备受感动,最后以9000元到底。谈妥后,该停车场老板真诚邀请郭队,等车走后,他亲自领着郭队他们到山东景区去转转,一切费用由他承担,就当交个朋友,以后到山东有啥事再来找他。郭队婉言谢绝了停车场老板的邀请。停车场老板又联系了他的关系,通过他的熟人,在高速公路管理处,又将该赔偿的设施费减到了最小数,又省下了一笔费用。
停车场的费用解决了,该肇事车辆是在当地修好开走,还是用车拖走到辉县市修理,郭队和两名同志经过商量后,跑了好几家修理部和货运物流,经过问价比较,认为在某市修车,费用较高,周期长,还增加住宿费等费用;到辉县市修理,价格较低,即使不修,在辉县市处理车,还能卖个好价钱。经过权衡比较,决定将肇事车拖走,到辉县市修理。经过讨价问价,郭队选择了一家比较便宜的物流公司办理托运事宜。他们再次来到停车场,郭队亲自指挥吊装肇事车,以确保路上不出事,保证运输途中的安全。经过两个小时的吊装,肇事车被装上了托运车上。就连负责的吊装师傅也是不住称赞郭队,说以前别人从来没有这样操心过,郭队真是太费气,太认真了。停车场老板说这次放心了,便再次邀请郭队,又被谢绝了。停车场老板最后邀请郭队下次来山东,一定要来找他。
郭队他们开着警车在前头,一路护送托运车辆出了某市。他们路上在前头见到交警等后,提前拿出工作证,做好了解释工作,顺利地出了某市。一路上郭队和托运车司机保持联系,看到基本没有啥事了,才加快速度往家里赶。当天晚上凌晨三点多赶到辉县市,刚到家,就接来托运司机的电话,托运车在山东省某县被该县超限站截住。郭队马上又电话叫来刚进家的两名同志,连忙开车向山东某县驶去。到达后,郭队向超限站拿出工作证和执行手续,并书写了一份协助执行通知书,希望该超限站能尽量照顾。经过郭队的协调,本来该罚二三千元的,只罚了800元,又节省了一笔开支。托运司机原先心想托运费本来就低,再交交罚款,根本就挣不了几个钱,就不打算再托运了,看到郭队的诚意,便下决心托运下去,即使不挣钱,就当帮个忙。为了保险起见,郭队一路一直跟着,以免再节外生枝。托运车开到卫辉界时,路过一座桥,郭队下车,亲自指挥,勉强过了就差几公分就挨着桥顶的桥。第四天的傍晚,肇事车安安全全被拉到了辉县市某停车场。
经过拍卖、保险公司的理赔,申请人看到了辉县市法院干警执行的决心,主动作出了让步,共收取了执行案款130000元,余款自愿放弃,该案顺利执结。事后,郭队向我简单述说了案件的经过,只夸山东人豪爽,如何讲义气,如何配合法院工作,从不夸功,从不炫耀自己,认为自己只是尽了一点努力,只是尽量想为双方当事人省个钱。
(四、大胆心细,创新思路)
工作之余,郭队常常结合他办过的案例给我传授办案经验。他说有些案件看似很难,但只要留心,注意抓住一些很细微的环节,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天津市大港区退休教师林某在辉县市发生交通事故,撞伤了李老太太。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通过林某留下的联系方式和住址都找不到他,郭队决定到天津去找。在去天津的路上,他心里对案子能进行到哪一步,一点底子也没有。他带着一名执行干警连夜赶到天津大港,一个上午马不停蹄走访了9家单位,临近中午终于找到了林某的住处。中午他们和林某一边吃饭,一边拉家常。当林某说到唯一的儿子早亡,自己老年孤苦无依时,郭队一下子找到了案件的切入点,立即将他的命运和李老太太晚年也丧子的悲苦命运联系在一起,紧紧抓住“同病相怜”这一话题,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讲到现代社会的人情世故,从公共道德讲到法律规定,一直说到下午三点多。林某感慨地说:“郭队长,我打心眼儿里服你了。我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一定想办法让你在今天下午拿到钱。”当天傍晚,郭队他们就带着3万元执行款踏上了归途。
在某些人的心目中,执行工作是个粗活,无非是跑跑腿儿,磨磨嘴儿,拉拉东西找找人儿。但跟着郭队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深深懂得了,执行工作更需要创造性的智慧。他经常说,找人难是现实,但要多动脑筋,要有侦查意识。
执行王某某赔偿款一案时,王某某因为躲案,早已“失踪”多年,申请人还进京上访,该案成了督办案。2007年在孟庄法庭驻队执行时,我们的干警找到了王某某的一个女婿,郭队和他拉起了家常。从谈话中,郭队了解到了王某某的小女儿还没有出门,在一家超市上班,于是果断地下定王某某还和他的家人及小女儿在某处生活,告知执行干警从王某某的小女儿处寻找线索。从公安机关找到王某某小女儿的身份证照片,让干警们在辉县市所有超市里寻找。照片和本人存在差异,并且办理身份证距今已经几年过去了。郭队抓住王某某的小女儿上嘴唇上有一个黑痣的特点,在一家超市里终于找到了王某某的小女儿,并派了两名干警24小时跟踪。我们干警连续三天一直等到晚上9点多超市关门,等到王某某的小女儿吃过夜饭,来到了辉县市某机关闲置办公院。为了让辛苦跑了一天一夜的干警多休息一下,郭队叫上老同志周传忠,二人三四点便悄悄出来,来到王某某租住的院外,郭队将周传忠推上一个楼房上,暗地观察王某某租住的院子里的动静。等到王某某终于从屋里出来了,郭队一阵兴奋,马上打电话叫来驻地干警,成功将王某某拘留。7年找不到人的案件很快执结了。郭队说我心细,其实我哪能和他相比,真正心细的还是郭队。
(五、不谋私利,关心他人远远超过自己)
郭队生活很简朴,他家里现在的摆设就可见一斑。但他没有靠工作关系为自己着想,为亲戚朋友们开绿灯。至今,他的妻子仍在家靠帮人洗衣衣服、辅导小学生功课维持生活,一个女儿正在上大学,儿子二十七八了没有工作,没有成家。记得一次,有从老家来的亲戚找到郭队想让郭队说个情,被郭队严厉拒绝了。我刚好在郭队办公室里。郭队在他亲戚临走时还让他们相信法院,相信法律。他们几个红着脸出去了。我出门时,还听到他们说,这个亲戚真直,一点面子也不给,还算啥亲戚。
郭队平易近人,乐于助人,我们有什么解不开的难题,都愿向他请教,我们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向他倾诉。他也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我们的困惑和难题。2006年我参加司法考试,正值当年的第三次驻乡执行,任务十分繁重,我怀着试试看的态度向郭队说了我的难处,谁知郭队竟特批了我一个月的假,还鼓励我认真复习,考出好成绩,为我们执行队伍争争光。考试回来的第一天,我便马上加入了驻队执行的队伍中,郭队又重新开始向我介绍他办结的几起执行案件,告诉我怎样开阔思路,怎样和当事人寻找共同的话题,怎样去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怎样把刑事侦查意识结合到法院执行工作中来,使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2006年11月,我以一分之差,和司法考试擦肩而过,有的人焦虑,有的人叹息,有的人把它当成了笑谈。郭队却说只差一点了,鼓励我再次努力,没有过不去的河。2007年9月我再次参加了司法考试,回来后竟得知郭队已经在郑州住院了。我心里一阵难过,我不愿相信,这么好的人,怎么能得那种病呢,真是苍天无眼啊。我和院里的几个同事一起来到郑州医院看望郭队,郭队的精神依旧很好,和我们谈的话竟是让我和李如吉配合将申请人张某的赔偿案件再去郑州保险公司跑跑。当时我强忍着眼泪,劝郭队不要管这些了,注意自己的身体要紧。那时我已经调到研究室工作,郭队还专门嘱咐我将院里同志们对他的捐助多报道报道,他十分感谢院领导,感谢同志们。我还盼望着郭队能再回到我们身边,让我再看到他虎虎生风、四处奔波的身影,却不想,这是他留给我最后的嘱托。
说起张某的案件,案情还比较复杂。张某和另一个女孩都是一起车祸受害者,肇事者和车主不是一个人,肇事车还是分期付款的,郭队一直关注着,还和我去郑州跑了几趟,去驻马店跑了几趟。我们需要到郑州和驻马店调查肇事车的手续,当时申请人出了车祸,心情很烦躁焦急,只是来催案件的进展,院里也还没有预先支出出差经费的先例,我们只能自己先垫着。在郑州原先车主那里,郭队和我们一到郑州顾不上吃中午饭,就前去和他们车队的领导和法律顾问交涉,摆明我们的来意,指出不配合法院的后果。他们得知我们还没有吃中午饭,很是感动,让我们先去吃饭。等我们在路边简简单单吃了碗烩面回来,他们已经将我们需要的材料为我们准备妥当了。我们马上又赶到驻马店,天已经黑了,为了省下几块钱,我们跑了十几家旅社,挑了最便宜的一家住了下来。第二天办完事,我们回到郑州,还需要住一晚上,郭队又是领着我们住进了一家比较便宜的旅社。因为条件简陋,我们还得自己去买毛巾。郭队和我到了路边的商店,我让他选一条可以些的,他说算了,最后他为自己挑了一条最便宜的毛巾,为我和司机挑了一条稍微可以的。
和郭队出差三天,我们吃的住的条件都很简单,但他很是满足,还说比以前的条件强多了。最后离开郑州时,天已经黑了,我说吃了饭再回家,他说郑州的饭菜贵,还是回辉县我们自己家吃便宜、实惠。到新乡时,已经是很晚了,知道郭队爱吃水饺,我们说实在太饿了,得垫垫肚子。他勉强答应,我们来到一家水饺馆,他为我们点了几样,让我们多吃肉的,说我们跑了几天辛苦了,而他自己只吃了几个肉的,还说自己喜欢吃素的。其实,我们清楚,最辛苦的,是郭队。
2007年在孟庄驻队执行时,我们发现郭队有时身体不是很舒服,他自己也常常锤锤背,揉揉肚,我们让他注意身体,他经常说,没事。其实,2006年在吴村驻队执行时,郭队身体就不是太好,但他掩饰的很好,同志们都还因为操劳过度造成的,多休息休息就好了。一次我在他办公室看到他痛苦的样子,忙问他怎么了,郭队还笑着说,去检查了,医生说是胸膜炎,不碍事。其实,郭队在刚医院检查时,医生就告诉他不排除是癌症的可能,而他,为了执行工作,将再去大医院进一步检查的事一拖再拖,直至他口吐鲜血,倒在了前去执行的路上。
郭队一生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平平凡凡,普普通通,每天微笑着面对工作,面对每一个人,面对每一起案件。他没有为家里着想,没有为亲戚朋友们说过情。他走后,多方的领导、同志们来了,以前得罪过的亲戚朋友也来了,他执行过的案件当事人也来了,认识他的、不认识的人也来了。郭队走了,但郭队辛辛苦苦、踏踏实实、忍辱负重、默默无闻的工作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在郭队追悼会举行的当天,天空下着雨,是在为他的离去而哭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