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民事调解方法成为市法院法官们的交流话题

  发布时间:2010-03-22 09:36:37


    农村发生的民间纠纷有相当一部分由家长里短、邻里关系引发。当矛盾激化时,诉讼成为许多农民的首选。2009年,辉县市法院七个基层法庭受理了民事纠纷1285件,结案1281件,调解结案961件,调解率占到了结案的75%。许多案件结案后,本来一触即发的双方又握手言和,回到了和睦相处的田园生活。调解带来的好处让农村基层干部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今年初,在辉县市法院的一次民事审判座谈会上,基层法庭的法官谈起调解来感慨万端。普遍认为,调解是化解民间纠纷、减少农村信访、促进农村和谐的最有效的途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了“三个着力点”、“四个环节”、“六个心”、“七种方法”的调解方法。

    “三个着力点”是说,民事案件诉讼到法院以后,法官要把握好双方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围绕这个焦点做当事人双方的思想工作。还要把握好双方之间的利益平衡点有多大差别,抓住平衡点,因势利导,缩小差别,趋于一致。更要把握好法律与情理的融合点,发挥好法律与道德、民俗的双重作用。

    “四个环节”是说,要把调解贯穿于诉讼活动的始终。抓住立案环节,对双方进行初调。抓住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环节,进行二次调解。抓住开庭环节,当庭进行调解。抓住判决书送达前环节,进行最后一次努力。

    “六个心”是说,法官接待双方时要热心,倒一杯开水,让一把椅子,缩小法官与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法官对双方说服时要耐心,百问不烦,释疑解惑。法官帮助双方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诚心,真心感动双方。法官平息双方心火时要恒心,持之以恒,不放过每一个机会。法官评判双方责任时要公心,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法官调解纠纷时要尽心,竭尽全力。

    “七方法”是说,法官调解民事纠纷时应对不同的案件使用不同的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换位思考法,法官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谅互让。对脸背脸法,法官要擅于抓住机会运用面对面和背对背的方法,减少冲突。告知风险法,法官要陈明纠纷利害,奉劝双方放弃不切合实际的过高要求。借助外援法,法官要适时邀请双方所在基层干部、亲朋好友参与调解,解开双方的思想圪瘩。保全促进法,法官要运用好诉讼保全措施,避免空对空调解。道德舆论促进法,法官要借助农村群众、乡里乡亲的道德舆论力量,促使双方思想转变。追根溯源法,法官要主动深入双方的住地,了解双方纠纷形成的根源,找到调解的突破口。

    调解方法现在已成为辉县市法院民事法官经常交流的一个话题,这对该院抓好2010年的民事调解工作开了好头。

责任编辑:吴京宇    

文章出处:辉县法院网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7681367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