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4日上午,辉县市人民法院召开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辉县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魏新涛通报了辉县市人民法院“深化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向改革要质效;强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司法公信力”工作情况,执行局副局长裴峰通报了四起典型案例。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河南商报、大河报、映象网、新乡日报、辉县市融媒中心等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2022年以来,辉县法院执行局紧紧围绕服务“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保障民生,突出重点工作,深化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取得了较好成绩,位居新乡市前列。2022年,共结案4626件,实际执行到位5.404亿余元,有力维护了司法公信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22年,在防疫特殊时期,辉县法院执行局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大网上办公办案力度,推进网上立案,微信、短信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网上冻结、扣划被执行人财产。通过网络查控2000余人次,线上冻结10000余账户,网上发放案款3200万余元,通过河南微法院掌上法庭系统、微信沟通、短信联系、电话通知等信息化手段执结案件316件,其中执行完毕及和解128件。
辉县法院执行局高效推进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增设卷宗管理中心、事务集约团队、财产查控团队、特执团队,对各团队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细化办案流程,优化配置执行工作司法资源,分段集约执行。各项执行质效指标均较往年有大幅提升,综合指标位居新乡市前列。
强化立审执协调机制,加大诉前、诉中保全力度。为防止被申请人转移财产,导致申请人官司胜诉后无财产可供执行,辉县法院制定《关于办理财产保全案件的规定》,对财产保全案件的具体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2022年,办结财产保全案件1807件,因财产保全,诉讼程序中达成和解或者当场履行的案件达200余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直接执行完毕案件156件,达成执行和解400余件。
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助推优化营商环境。依法科学审慎开展执行工作,慎重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执行措施,尽最大可能维持被执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升企业履行能力,盘活企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和“六稳”“六保”政策落到实处,尽量减少对被执行企业生产的影响,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对确无经营能力的企业执行转破产。2022年,移送9家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涉案债务达到2.1亿余元。
关注民生,攻坚克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人身损害赔偿、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等涉民生案件,始终对被执行人保持高压态势,穷尽一切执行手段,排查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尽最大努力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以涉农民工工资案件为例,2022年共受理216件,受理金额235.9026万元,执行到位211.3952万元,执行到位率达90%。
对于难缠案、骨头案、久拖不决案件,制定执行方案,集中力量强制执行,对有财产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被执行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拒不履行腾房、拆除义务等行为的被执行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现场监督,强制予以腾退、拆除。打破被执行人企图靠无理取闹、躲避等行为逃避执行的幻想。全年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等见证重大执行活动7次,集中腾退、拆除涉案房屋11次,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案件4件。2023年春节前夕,重点针对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三次,拘传被执行人78人次,拘留45人,执结12件,和解9件。
坚持执行110快速反应机制,自创新该机制以来,执结了相当比重的人、财、物难找案件。2022年,除疫情期间外,执行110值班干警非正常工作时间,出警600余次,拘传被执行人279人,拘留88人,执结、达成执行和解案件达141件。2023年春节七天假期中,执行110共出警50余次,拘传12人,拘留4人,被执行人当场履行案款35万余元,多起案件的执结让胜诉当事人过上了一个安心年、暖心年。
发布会上,还通报了四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年关集中执行凌晨出击
执结涉民生工资款案件
2023年春节前夕,辉县市人民法院分别在1月12日、1月16日、1月19日凌晨时分开展了“深冬风暴”年关集中执行行动。70余名执行干警冒着严寒、无惧艰辛、兵分多路,针对涉民生、涉金融案件展开“全方位、全覆盖、地毯式”的详细摸排。用“正义”震慑各种拒不履行行为。
被执行人张某某涉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在其承包的铺地工程结束后,拖欠5名工人工资共计30000元。之前一直在外地没有回来,拒不露面处理问题。1月16日凌晨5时许,执行干警来到张某某居住的村庄,将张某某家的房子前后包围,经过长时间敲门喊话,终于将在里屋酣睡的张某某叫醒。随后,将刚刚从外地回来的张某某强制拘传。
经过执行干警连夜的施压释法,张某某迫于执行高压履行了全部案款30000元。5名工人在年关到来时领到了辛苦所挣的工资款,可以安心地回家过年了。
开展年关集中执行行动,对一批长期在外躲避,妄图过年回家的被执行人形成了高压之态,多起案件的执结让胜诉当事人过上了一个安心年、暖心年。
【案例二】
执行110出警拘传被执行人
以实际行动维护申请人权益
辉县市人民法院“执行110”联动机制运行以来,24小时接受申请人举报线索。值班干警秉承“有警必接,接警即动,昼夜通勤,远近必到”的承诺,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22年国庆节期间,某日晚上8时许,一场暴雨突降共城。值班干警接到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申请人电话举报,称其正在被执行人胡某某家附近盯守,恳请法院干警到场。此刻虽然大雨滂沱,但申请人的举报刻不容缓,值班干警立即登车,雨中穿梭前往二十里外的被执行人家。到达其住处经过寻找,并未发现其在家。经询问得知胡某某正在一饭店和朋友吃饭。执行干警又赶紧前往某饭店,将长期躲避执行的胡某某堵个正着,依法将其拘传。
迫于拘留压力的胡某某在被拘传后的当夜,履行了赔偿款80000元。本案的执结,解决了申请人急需钱款后续治疗的“燃眉之急”。执行110联动机制不仅保障了申请人的权益,同时维护了法律的权威。
【案例三】
高效执结劳务合同纠纷案件
工人送锦旗感谢追回工资款
李某某受雇在张某某、陈某某经营的混凝土搅拌站打工。但工作结束后,张某某、陈某某以资金周转不开,未支付李某某工资款44830元。后经李某某多次催要,张某某、陈某某一直未给付劳务报酬。
该起“涉民生”案件于2022年7月25日进入执行程序。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当天,初次接待窗口第一时间接待了申请人李某某,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承办人。承办干警快速与被执行人张某某、陈某某取得联系,送达了相关法律文书。经承办干警做工作,被执行人在支付了工资款2000元后,又拖延剩余款项的支付时间。随后,财产查控团队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快速发起查控,对两名被执行人银行账户进行了足额冻结,划扣,及时将涉案款项划至法院账户。
这起“涉民生”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通过快立、快接、快查和快执的执行方式,用时仅一周高效执行到位全部案款44830元。及时解决了申请人的生活急需资金。执行干警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全力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申请人李某某拿到工资款44830元后,高兴地将一面写有“办案廉洁为人民执法如山扶正义”的鲜红锦旗送到了执行干警手中。
【案例四】
执行涉企业买卖合同案件
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原告某材料有限公司诉被告安徽某建材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判决后,被告未按判决书指定的期限履行支付货款38780元及逾期付款损失的义务,原告向辉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及时督促被执行人履行案款,被执行人公司法定代表人虽口头表示会尽快履行,却一直拖延履行时间。执行干警依法划拨被执行人名下银行账户存款21500元。
因被执行人公司远在安徽省,去年因受疫情影响,执行法官只能多次通过电话与被执行人联系,释法说理,告知其如果拒不履行,将向其发出限制消费令并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如此会对公司名誉造成损失。经过耐心劝说,被执行人履行了剩余案款18904.49元,该案顺利执结。
该案执行完毕后,申请人将一面写有“执法如山扬正气、秉公执法得民心”的锦旗送给执行干警,感谢执行干警维护胜诉企业的合法债权。
近年来,辉县市法院不断加大“涉营商环境五类合同案件”的执行力度。用足用好执行措施的同时,注重沟通协调,“双管齐下”,一方面充分维护企业的胜诉权益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尽力保证被执行人公司的正常运转,用更加务实的执行举措,保障企业债权的及时实现。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