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辉县市人民法院的诉前调解室,一场因买房而引起的预约合同纠纷经过承办法官耐心调解,双方握手言和,成功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基本案情
原告宋某通过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了被告袁某发布的二手房销售信息,视频中温馨的家居布置、详细的房源介绍,无一不触动着原告的心弦。于是,原告通过私信与被告取得联系,并分两次转去4500元的购房意向金。但原告实地看房后,发现该处房源难以满足其实际需求。于是便提出了要求被告退还意向金,但被告只退还了1000元,剩余3500元以各种理由拖延拒退。原告遂诉至法院。
法院调解
诉前调解员张院玲接手案件后,第一时间联系原、被告进行面对面调解。在耐心听完双方陈述后,调解员开始从法理与情理两个层面出发,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说,向双方释法相关法律法规,阐明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调解员又以生效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被告最终同意将剩余的3500元意向金全额退还给原告。
收到被告的退款后,原告紧紧握住调解员的手,激动地说:“非常感谢法院的调解,让我这么快就拿回了自己的钱。” 她坦言,自己原本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心存顾虑,但此次调解让她深刻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和效率,对辉县法院的高效调解工作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和衷心的感谢。
温馨提醒
在进行二手房交易活动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谨慎选择交易对象,务必签订正规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要妥善保管好相关证据材料,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