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凭借法官的细腻调解,辉县市人民法院西平罗法庭成功调解一起离婚纠纷案件,一对感情濒临破碎的夫妻重拾旧梦,共同绘就家和万事兴的美好图景。
基本案情
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经媒妁之言,于1990年元月份登记结婚,婚后生活摩擦频生,被告的言语伤害、冷暴力、甚至家暴行为,使原告身心俱疲,夫妻感情渐行渐远。但碍于情面及受旧观念的影响,原告一直忍让,但被告却变本加厉。无奈,原告于2023年12月份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法院经审理后,于2024年1月作出了不准离婚的判决,寄望双方能珍惜彼此,修复关系。然而,判决生效后夫妻关系并未得到改善,原告遂于2024年8月份再次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
面对这起看似难以调和的家庭纠纷,案件承办法官任贵丽并未简单地推进诉讼程序,而是决定深入了解双方当事人的生活背景和情感诉求,寻找调解的突破口。得知双方的女儿即将举办婚礼,任贵丽法官决定利用家庭成员团聚的时机,进行面对面调解。
主动介入,深入了解案情:9月12日清晨,细雨蒙蒙,给这个秋日增添了几分寒意。任贵丽法官冒着秋雨,踏着泥泞的小路,前往当事人家中,开展调解工作。在当事人家中,气氛凝重而紧张。原告神情黯然,几度哭泣;被告则一脸倔强,显然对这次调解并不抱太大希望。然而,随着法官的到来,一切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认真倾听,耐心疏导:法官从原告的心理需求出发,认真倾听其诉说,细心疏导她的情绪,了解到其对被爱的渴望心情。同时,法官也引导被告及其子女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期望。在法官的引导下,被告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首次表达对妻子多年来为家庭付出的敬佩与感激;法官鼓励他,迈出第一步,去爱护自己的妻子和家庭。而原告也在子女的劝说与法官的劝慰下,感受到了久违的家庭温暖,愿意放下过往,重新审视这段婚姻。
引导沟通,促进和解: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原本剑拔弩张的夫妻关系得到了缓和。原告主动表示撤回起诉,愿意与被告共同努力,修复家庭关系。这一转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欣慰。
此次调解的成功是辉县法院践行司法为民、注重情感修复、促进家庭和谐的一个缩影。下一步,辉县法院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心用情解决每一起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