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执行公开原则,及时公开执行工作动态、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当事人及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辉县市人民法院现开设“执行进行时”专栏,常态化展示执行工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周(2025.10.16—2025.10.22),辉县法院执行局共执行到位案款5766679.77元,查封车辆48辆,拘传被执行人49人,司法拘留7人,结案99件,其中执行完毕案件36件,达成和解终结案件18件。
典型案例
2018年,张某某因资金周转向好友刘某某借款15000元,并出具借条为证。后刘某某多次催促张某某还款却无果,2025年2月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但协议到期后,张某某仍未按约履行,刘某某随即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干警接收案件后,第一时间启动执行程序,依法向张某某送达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同时通过电话沟通、线下传唤等方式,通知其到院接受调查并配合执行。执行过程中,法院查明张某某名下无足额财产,面对执行干警,张某某态度积极,却坦言无足额履行能力,每月仅能偿还数百元,对于15000元本金及利息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考虑到张某某有履行意愿却无履行能力的特殊情况,执行干警意识到单纯采取强制措施难以解决问题,决定转变思路。执行期间,干警多次前往张某某住处,耐心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其正视债务问题,积极寻找还款办法。
在执行干警的不懈努力下,张某某表示,其虽无充足现金,但家中收藏有包括名家字帖等在内的共计13件“墨宝”,具有一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张某某愿意以此批收藏品折价,用于抵偿全部案款及相应利息。
执行干警意识到,这或许是打破僵局的关键。他们迅速组织双方就此方案进行协商,并建议双方可共同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或专家对相关物品进行价值评估确认。最终,在法院的协调下,申请执行人刘某某综合考虑了债权实现的效率、执行成本以及收藏品的潜在价值,同意了以该13件“墨宝”折抵全部债务的方案,历时数年的民间借贷纠纷得以圆满解决,本案顺利执结完毕。
执行心语
辉县法院始终全力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大执行力度,用足、用好、用准“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拍卖、变卖”等执行措施,努力提高财产处置效率,坚定不移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
如果您的案件正在执行,请您放心,也请多一点耐心。执行不易,请您多一分理解,也希望所有被执行人都能及时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