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充分发挥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辉县市人民法院精心打造“党员示范岗”,激励广大党员干警在审判执行一线亮身份、践承诺、当标杆、树形象。他们用专业诠释公正,用温情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进党员法官周智霞的调解现场。
“作为党员法官,不仅要守住公正的底线,更要解开当事人心里的‘结’,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这是辉县市人民法院城关人民法庭庭长周智霞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院里首批“党员示范岗”负责人,她凭借多年党龄沉淀的初心与丰富审判经验,在矛盾纠纷化解一线亮身份、践承诺,用专业与温情诠释司法为民,成为群众眼中“靠谱的法官”。
不久前,周智霞法官接手了一起朋友间的追偿权纠纷,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重归平和。原告李某与被告梁某系朋友关系。2023年5月,经被告梁某安排,由原告李某出面从第三人宋某处借款11万元,原告李某收到款项后当天将11万元转账给被告梁某。后因被告梁某未按期还款,导致原告李某被第三人宋某诉至洛阳市某法院,不仅判决原告李某支付宋某借款本金及利息,还承担了案件受理费。后该案进入强制执行,李某代为偿付借款本金、利息及案件受理费,并支付执行费共计102259.92元。为追回这笔款项,李某将梁某诉至辉县市人民法院。
“简单下判决容易,但朋友情分可能就彻底断了,还可能留下后续执行隐患。”翻阅卷宗时,周智霞法官便定下“以调解促和解”的思路。她先分别与双方代理人深谈,一边倾听李某“替人还钱”的委屈,明确其合法诉求;一边了解梁某“无力一次性还款”的困境,找准矛盾症结。
调解现场,周智霞法官既讲法理,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清晰剖析双方权利义务与诉讼风险;又重情理,唤起两人对过往朋友情谊的珍视,从“减少诉讼成本”“留足合作余地”的角度耐心引导。她条理清晰地梳理双方核心关切,一步步缓和对立情绪,并引导双方拿出了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
最终,在周智霞法官和调解员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原本僵持的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梁某承诺分期偿还欠款,李某也体谅对方难处,同意适当放宽还款期限。一场可能延续的纠纷,在“党员示范岗”的温情调解中画上圆满句号。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本案的成功调解,只是辉县法院“党员示范岗”践行司法为民的一个生动缩影。未来,辉县法院的“党员示范岗”将继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全体干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专业的素养,投身审判执行工作,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守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司法力量。